寧夏苗木網為您提供苗木新品種引進的六項原則。
1.苗木的稀缺性
必須排在首位,“物以稀為貴","市場價格由供需關系決定”,是沒有人能夠超越的經濟原理。某個品種的存圃量超過了市場需求量,必然價格低迷,也稱不上新品種。在引種之前必須做好市場調查,種植那些存量很大的品種,不但賣不起價格沒有利潤,還會進一步導致同質化和產能過剩。
關于稀缺,需要補充說明兩點:
a.稀缺不只是同品種稀缺,相似產品也要稀缺。比如說某品種早櫻很稀有,但是,如果其特征和市場存量大的“染井吉野”早櫻很相似,那這個品種早櫻就不算稀缺了,因為只要染井吉野在功能上可以替代它,消費者就會選擇更便宜的染井吉野。
b. 同樣的品種,不同的繁殖方式也會影響稀缺性。同樣是垂枝櫻,實生苗的價格高于嫁接苗。這固然和實生苗的抗逆性更好,壽命更長,樹體更高大,樹形更清秀有關,但背后更深層次原因是培育實生苗更費時費事,市場存量少;而嫁接垂枝櫻簡單易行,市場存量大。在一個同質化嚴重的擁擠市場里,無論你報價多低,總有其它賣家能拋出比你更低的價格。
2.易辨識
易辨識就是具有人們一眼就可以認出來的特征。這個易辨識特征,不一定和它的功能性稀缺直接相關,而是為了和其它植物區分,讓消費者不混淆,防止渾水摸魚,這類似于工業品的外形專利和注冊商標,當人們要從眾多飲料中找加多寶涼茶時,只要去找那個紅色罐就可以了。流行的水果“鷹嘴桃”,特色是“又脆又甜”,而且它還有一個鷹嘴。盡管這個鷹嘴和又脆又甜并沒有關系,但它能夠幫助消費者把它從其它桃子里識別出來,從而防止魚目混珠。很難想象一個沒有任何可辨識標記,但能夠流行起來的農產品,正如在工業品領域,人們不會去買一個沒有任何商標的白牌商品一樣。
3.苗木的繁殖方法和繁殖材料的來源
苗木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種、嫁接、分株和扦插等方法。如果一種苗木主要以扦插方法進行繁殖,且成活率很高,則價格肯定會走低,如紅葉小檗、毛葉丁香,以及近幾年成都地區的扦插小桂花苗木。如果是播種繁殖,成年樹結實率很高,種子數量多,發芽情況良好,則此樹種的價位必然走低,如近幾年成都地區的羅漢松小苗。相反,某一樹種如只能用嫁接、分株方法進行繁殖,繁殖材料來源少,而且苗木在一定時間內數量較少,則其價格會一響平穩,很少大起大落。
4.苗木的增值潛能
受供求關系影響,不同年份的同一樹種存在一定的價位差。
5.苗木種植的難易程度
好種就是指有良好的環境適應性: 抗逆性好,適應面廣,長勢旺盛,不易生病/死樹,耐寒、耐旱、耐澇、耐鹽堿、耐瘠薄等,當然,也不能求全責備的要求某種植物具備所有抗性。作為園林工程的上游苗木供應商,我們要深刻理解下游客戶---設計方/施工方/業主的高移植成活率和低園林養護要求,畢竟國內園林維護水平還不高,短期內也不可能大幅提升,在苗圃里都難照顧好的樹種,應用在園林工程上,就是一場災難。
6.苗木的珍貴程度
苗木同樣有審美情趣和文化背景,審美情趣愈高,傳統栽培愈久,其價位往往較高,如美國紅楓、羅漢松、銀杏等樹種。特別是大樹,古樸蒼勁,富有濃厚的文化韻味和內涵是園林植物造景中的精品。